|
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在哪里?# `0 O5 Q( f. F. I. C$ ~
: L9 z6 k- T! W7 ?
$ x2 K4 @7 g* B9 w$ C6 O# ]3 b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东北部,易武是傣语的译音,"易"意为"美女","武"意为"蛇","易武"全意为"美女蛇所在地"。"易武正山"就是易武山,过去称慢撒山(八十年代,慢撒山的北山定名曼洒山,南山为易武山)。1958年末易武、勐腊两县合作为易武县,县府设勐腊,1961年易武县更名为勐腊县,沿用迄今。据《普洱府志》记载:"云南迤南之利,首在茶。而茶之产易武较多,茶味易好"。清道光十八年(1839年),道光皇帝御赐给贡茶的进士车顺来的"瑞贡天朝"匾额。
5 r" f: i" o9 D/ u
4 [3 m, i" j& X8 p1 V6 Q/ } F: @4 w% L1 g+ n: l0 P* x
历史上,云南茶区被澜沧江分成江内、江外两个茶区。易武等六大茶山为江内。所产的茶为"山茶"。勐海、南峰为江外,所产的茶为"坝茶","坝"为傣语,平坝丘陵盆地原野之意。江北五大茶山称"易武茶区",加上攸乐就称六大茶山了。慢撒山位于易武茶区的东南部,易武镇又在易武山的最南边,因此慢撒山也叫易武山!所以清朝阮福在1825年写的《普洱茶记》中的六大茶山只有慢撒山没有易武。
' e( H, {8 ?8 V; K. v
# c3 n$ S# X0 G, L& H* _! V% w" z: u* f6 k3 `1 g
清末,云南茶商大多集中在易武开设毛茶厂,易武茶的产量是六大茶山之冠。而当时大家都认为江外勐海一带所产的"坝茶",品质远不如易武等江内六大茶山的"山茶"优良。有易武茶商经常到江外采购南糯山一带所产的茶搀入易武茶中制造。而勐海一带的散茶每年也有三五千担运到思茅压圆茶和紧茶。这些茶做出来后制作者不易辩,饮用者也不能辨别出哪些是"山茶"哪些是"坝茶"。所以许多易武茶商都标榜他们的茶厂"开设在易武大街,精选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。"而易武正山就是指易武山.阮福书中的慢撒山。易武茶区有五大茶山,称易武大茶山,易武山只是其中的一个。为了方便区别,将易武五茶山中的易武山称作"易武正山",也叫"正山"。. [% V) f2 |- w% x5 {
# C' @, i2 s3 S+ b" P' K. I2 h" b
6 C% K' i9 U: \# o9 A
& o# T N9 D! d) _, u- l% \" t* E |
|